97年前,洋基隊做了一個跨時代的決定,不再讓陣中最強的選手蠟燭兩頭燒,身兼投球和打擊,讓他專職在打擊上。這個決定,也造就出目前歷史上最偉大的打者之一。 1919年,強打者Babe Ruth還在紅襪隊時,身兼投手和野手,當季投了133局,繳出的成績大概就是大聯盟平均等級的先發。1920年起,Babe Ruth轉到洋基隊後,只再以投手的身份上場過一次,他專職擔任外野手,不需再花費多餘的精神,Babe Ruth單季轟出54支全壘打,比上一季多了一倍,設立了神獸等級的攻擊指數障礙,一直到本世紀才被打破。 Babe Ruth在1914年開始打大聯盟,1935年退休,在這將近100年間,沒有再出現另一個練武奇材,能以二刀流身份闖蕩大聯盟。 但是,一個二刀流的黃金年代如然來臨,或者是說,有望成為二刀流黃金世代的時代。上週大聯盟選秀,許多時常盯著棒球新聞的球迷應該會看到很多個「XX魯斯」: 「獵人魯斯」Hunter Greene,紅人隊第2順位選中,高中時球速可以投到100 mph,也能用木棒轟出怪物級的爆發力,Greene夢想著能有機會以雙刀流的身份站上大聯盟。 「左腕魯斯」Brendan McKay,光芒隊第4順位選中,許多球頭認為他是大學最佳投手和最佳打者,據傳光芒已經會先讓McKay雙向發展,
QT電子仙境傳說試玩
層級提升後再定奪。 最後是本篇的主角,目前最有機會朝貝比魯斯看齊的「日本魯斯」,大谷翔平。大谷翔平近幾年已經在日本掀起了旋風,他有媲美Noah Syndergaard的火球和Bryce Harper的豪打,上個賽季,大谷翔平在日本職棒同時稱霸防禦率和攻擊指數的排行榜。如果沒有意外,最快明年,最晚未來三年內,大谷翔平必定會叩關大聯盟。雖然多數球隊希望他能作為投手來加入,但大谷翔平本人對於打擊非常執著,因此,
現金版註冊
許多球隊會為此感到躊躇。 一直以來,職業棒球對於二刀流的討論一直非常糾結,二刀流是所有人都想要的稀有人才,但卻有行無市,俗話說,一鳥在手勝過二鳥在林,
線上二十一點
敢大膽嘗試的球隊少之又少,多半是希望往較為突出的方向專心發展。 但人生變化無常,哪能如此簡單預測未來走向,一鳥在手勝過二鳥在林,但如果是五鳥、六鳥甚至是十鳥在林呢?亦或是一鳥其實不是在掌握中,只是接近而已,又要如何判斷優勝劣勢?古老的諺語時無法將每一秒都有轉折的棒球給概括其中。 現今數據棒球大行其道的時代,能力值可以藉由數字和公式反映,要透析了解一個球員照理說並非難事。然而,擁有二刀流或是未來想競標大谷翔平的球隊來說,即便有數據參考,二刀流的案例不但相當稀少,且非常難以解讀,至少有半打的關鍵變數還有待解讀,甚至也有可能是完全無解。 第一道難解的習題:究竟大谷翔平作為投手,究竟有多強?以及更重要的,他還能提升到多強? 以下是大谷翔平去年在日本職棒的數據: 勝場 10 敗場 4 防禦率 1.86 K/9 11.2 BB/9 2.9 HR/9 0.3 根據棒球數據專家Dan Syzmborski的說法,日本職棒大約是介在“4A”的位置,稍微接近3A。然而,日本職棒和美國職棒的風格迥異,因此不能直觀的推論日本棒球員比美國棒球員弱來理解兩聯盟的不同,正確說法應該是兩邊的打擊型態不太一樣,因此,雖然日本投手被認為幾乎和大聯盟投手同一等級,但不是每一個投手都能在大聯盟立足,而美國投手和野手也未必能成功在日本立足。 下表顯示最近三位現役大聯盟的日本投手在日本職棒最後一季的成績: 勝 負 防禦率 K/9 BB/9 HR/9 前田健太 15 8 2.09 7.6 1.8 0.2 田中將大 24 0 1.27 7.8 1.4 0.3 達比修有 18 6 1.44 10.7 1.4 0.2 大谷翔平的表現和和三個前輩相比幾乎不相上下,健康的時候,達比修有是賽揚獎的強力候選人;田中將大曾入選全明星和拿過賽揚獎選票;前田健太大概是輪值中段。如果取中間值,田中將大,
信用版註冊
作為大谷翔平的樣板,那綜合評價WAR大約是3.5,預期成績約為180局和防禦率3.75。 能有田中將大作為對照組(雖然他今年投的跌跌撞撞),就能看出大谷翔平的潛力有多可怕,而且他年僅22歲,簽下他的球團等於能有一個年輕的王牌投手,尚有大好的青春和成長空間,且風險極小。但前提是,沒有額外風險,打擊、跑壘和守備。 第二道難題:讓大谷翔平打擊的代價 如果投手在沒登板出賽打擊,是否會影響投球表現?如果會的話,有多大的影響?或許我們能從先發投手減少休息日作為相似案例來討論。通常大聯盟球隊的先發投手都是5人輪值和投1休4的節奏,但到了季後賽,常常可以看到王牌投手提前上場,但工作量和疲勞感都增加的情況下,防禦率都會上升1左右。若以此基礎推算大谷翔平的成績,每個賽季大約會多20分的責失,WAR會打對折。 當然,雖然同樣都是休息天數變少的情況,但這樣的比較很有可能會失真,但沒辦法知道休息時間短還是休息日打擊的疲勞感比較多,而且打擊上有很多是無法衡量的要素,例如打擊時需要打擊練習、盜壘、衝刺、局間的冷卻到收操,每一個環節都有可能產生疲勞。除此之外,二刀流還會產生很多的不確定性,先發完的收操能否徹底放鬆?兩者間心態的轉換會不會造成衝突?特別是大谷翔平第一年到大聯盟時,要面對數百名陌生的打者,以及更重要的,要適應不同的文化。 更別提,如果還要身兼野手的巨大風險,大谷翔平在日本職棒的首年曾經上場守過外野,當年的投打成績皆是生涯最差,雖然部分原因要歸咎於沒有經驗,但關鍵因素之一要回到身兼投打守而顧此失彼,賽季的第二個月,火腿隊的總教練接受訪問時就表示,「打擊時,可以看出他有點疲憊。」明星賽前,大谷翔平的打擊率還有3成1,但球季結束後僅剩下2成38,至此火腿隊就很少讓他上場守備。 如果在投手在沒登板出賽打擊,受傷機率會提升多少?很顯然的,投打雙修受傷機率必定會增加,就算擔任指定打擊,不需上場守備,受傷風險一樣很高,每一次投球都會扭動手腕、每一次揮棒都會給手臂壓力、每一次衝刺都會讓大腿肌肉緊繃、每一次滑壘都有可能造成姆指瘀傷。大谷翔平生涯初次登板就因為在外野守備時扭到腳而延期,他也因為跑壘時傷到腳踝而錯失參加今年的經典賽,本賽季,大谷翔平又因為跑壘受傷而進入傷兵名單。 再次重申,因為二刀流的案例太稀少了。我們可以精算出指定打擊的受傷機率,但近幾年的重大傷兵,如Alex Rodriguez、Billy Butler、Victor Martinez和Prince Fielder等人都是因為本身就有長期運動傷害、身材走樣或是其他因素而導致大傷,但大谷翔平年輕又非常有紀律,因此無法直接進行類比。但藉由精算指定打受傷的概率可以得到大概的機率,如果大谷翔平擔任指定打擊,在投手休息日上場擔任指定打擊二到三天,必定會使投球負擔加重,畢竟投手投球需要全身肌肉的協調和發力。 換個角度,我們也可以找出投手因為打擊或跑壘而造成傷勢的統計和概率,但很少有投手像大谷翔平一樣,不僅固定上場打擊,還擔任中心打線。或者是說,很少有投手會像大谷翔平一樣有如此高評價的打擊能力和跑壘,但相對的,有高受傷的風險。 假如,大谷翔平是一個WAR值4的投手,但如果未先發時,身兼指定打擊可能會讓WAR降到剩2.5,如果打擊附帶的因素影響到他,如跑壘、撲壘等等,可能會再提升百分之二十的受傷機率,大谷翔平就變成一個WAR值2的投手。 球隊能得到什麼?額外的先發輪值 Baseball Prospectus的作家Russell Carleton指出,能身兼多種位置的球員能讓球隊更具有彈性,這種以Ben Zobrist為首的工具人,對球隊具有非常大的價值,「或許每年都能幫助球隊多拿好幾分,如果一切順利,或許每個賽季能多半場勝利。」 當然,大谷翔平和Zobrist不一樣,他不屬於工具人類型,因此不能提供打線和守位上的彈性,尤其如果以他能擔任的DH來看,更只是擠壓其他打者的空間。然而,大谷卻能幫球隊省掉一個投手或指定打擊的位置,讓25人名單更有彈性,例如,拉上三號捕手、專職代跑、專職代打、中繼,甚至是規則5選秀等等,再一次強調,這種情況沒有前例可循,但這種情形同樣能幫助球隊得更多分獲省下一些分數,並不會太意外。 大谷翔平的火力(實際面) 我們很難去想像目前的大谷翔平在大聯盟會是一個多好的投手,但更難想像他在大聯盟會是一個怎樣的打者。近兩個賽季,
DB多寶電子
大谷翔平繳出來的打擊數據在日本職棒已屬頂尖,但根據過去經驗,比起投手,日本打者挑戰大聯盟的成功率非常低,一名球探曾告訴過Ringer的Ben Lindbergh,「除了鈴木一朗和松井秀喜以外,日本打者到大聯盟的表現都低於水準,近期挑戰大聯盟的野手中,當時是日本職棒最頂尖的打者西岡剛和中島裕之,在大聯盟都僅有3A水準而已。」 Dave DeFreitas曾在洋基隊和印地安人隊擔任太平洋區的球探,後來加入2080baseball.com,DeFreitas近期發出一篇大谷翔平的球探報告,他把大谷翔平錨定為「高風險」和「平均水準的先發右外野手」,預期成績為守強於攻,「但進攻上有很高的天花板,如果培養得宜,未來有很大的上漲空間。」 如果大谷翔平只能身兼指定打擊,五天出賽兩天,如果就只是個聯盟平均的打者,例如有更快腳程的Kendrys Morales,那他在打擊上的加分幅度就很低,而大谷翔平有天賦成為具有影響力的強打者,如果他能打出Edwin Encarnacion的成績,就有可能用打擊幫球隊多拿兩勝以上,但相反的,打得好會增加受傷和影響投球狀態的風險,反過來又可能會影響打擊成績,然而如果不去試,你永遠不知道大谷翔平能成為怎樣的選手。 所以不論怎麼看,對球隊來說都是非常兩難的局面,DeFreitas在他的球探報告中指出,「當他在投手丘上花的時間越多,打擊上的發展就越會受到阻礙。」 就因為不論是打擊還是投球,甚至是守備,年輕的大谷翔平身上都有太多的潛力和天賦,但伴隨著許多的不確定性和風險,很多的數據都只能用來猜測而無法準確預測,還有太多的問題無法獲得解答,如果大谷翔平無法勝任指定打擊,但是一個強力代打者,這樣該如何估量他的價值和風險?合約該怎麼談?在沒有前例的情況下,一切都僅僅是猜測。 而且這批二刀流球員可能都是隊中最好的天賦,
ATG電子孫行者
必須要走一條風險最低的路徑,因此如果大谷翔平,或是Greene和McKay最終都放棄成為二刀流,專心擔任投手或是野手也不需要太意外。 但所有的數值中有一項不是推測,如果有球團真的大膽以二刀流來培養這批球員,必定會吸引全部的關注,如果實驗成功,球隊和球員都會一躍成為矚目焦點。不確定性,不就是球賽最吸引人的地方嗎? 【特約編輯 梁孝源編譯 / 責任編輯 張正邦】參考資料:Shohei Otani and why being Babe Ruth isn't all it's cracked up to be,